最後更新:
1.空氣調節器及冰箱的冷卻劑(取代有毒的SO2及氨)噴霧劑、噴霧罐的推進器。
2.電子零件,如電腦晶片的清潔劑。
3.醫院儀器的殺菌劑。
4.穀倉及貨輪的燻劑。
5.使用在隔熱及包裝的泡沫塑料。
6.在1960年及1990年初的期間,CFC產量急速上升。
在1997~1999年,北極上空平均季節性喪失為60%。每次春天,北極上空氣團被打破,大量的臭氧消耗氣團向南流動至歐洲、北美洲及亞洲滯留。
1.皮膚的曬傷與病變
引起皮膚細胞的病變,使皮膚變厚、變紅、變得粗糙,如果曝露的時間或次數變長、變多,就可能導致日光性角化或產生鱗狀上皮細胞癌、基底細胞癌,甚至是黑素瘤的產生。
2.眼睛的傷害
紫外線容易造成眼睛周圍皮膚癌、視網膜的變質與退化,較嚴重者還會導致失明。
3.免疫系統
紫外線會抑制細胞的免疫能力,造成DNA破壞、氨基酸同質異構,以及維他命的快速代謝。在陽光的曝曬之下,還會導致白血球的抵禦功能降低,造成免疫系統的傷害。紫外線所造成的免疫系統傷害,會局部性地出現在皮膚,嚴重導致癌症的發生。
人們可以(1)避開太陽光、(2)以衣物保護皮膚、(3)塗抹防曬油等去適應增加的UV-B輻射。然而,支持人類及其他種類生存的UV-感光植物及動物,除非經過長時間的生物演化過程,否則無法去適應環境。